【师姐说】负重路上,读懂工作真意 | |||||
| |||||
迎着清晨的柔光,在经常奔跑挥洒汗水的河畔边,来来往往的人们,晨起有志同道合的陌生又熟悉的跑友;夜幕降临,夕阳映照下的河畔,有下班一起奔跑的同事、跑友,有成群结队饭后散步的附近居民。这条风景迷人的跑道,有风有雨有花有草有河流,它们伴着我走过了春夏秋冬,成了我工作之余分解多巴胺让自己缓解工作压力的好伴侣,也是我人生道路上踏实走好每一步的见证。河畔边的一草一木都见证着我的喜怒哀乐,它们时而给我暴风雨和痛苦,时而给我惊喜,就像歌词里边唱的“黎明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我能找到答案,哪怕要逆着光,也会驱散黑暗……” 凝视背影:跨越时空的负重共情 晨跑时迎面步履蹒跚走来一位老爷爷,只见在他佝偻的背上的竹篓上背着压过他肩膀和高过额头的堆叠如山的四麻袋,麻袋里边满满当当装满了爷爷平日里积攒的塑料瓶,他时而踹粗气,时而用拄着拐杖的布满茧子而厚重的手擦拭脸上的汗水。我跑着飞速从他身旁而过时,我立马止住双脚停了下来,转身往后看。 远远望着爷爷的背影,给他拍一张照片,此刻他让我想起了96岁高龄逝去的爷爷,想起了军人退役的爷爷一直以来的独立。于是,我跑上去,走到爷爷身旁,说:”爷爷,我能给你拍张照片吗?” 扶着河堤暂歇的爷爷缓缓转身,一听见我说给他拍照,就笑眯眯操着一口浓浓的重庆话说:“可以可以!”(说的同时还整了整衣服,把腰杆子立得直直的),一举一动之间,彷佛跟自己的爷爷一样,无论自己要求啥都配合着,彷佛在对生活说:重担压不倒自己,笑谈直面人生的一切困难。 就在那么一瞬间,我的爷爷他生前何尝不是这样呢?对发生的一切都是笑笑而过,重担压力下也还是保持着军人那股不服输的敢于直面人生的较劲精神。而此时的爷爷又让我想起初中课本中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同样是沉甸甸的“背负”,父亲为儿子攀爬月台买橘子,是亲情的重量;眼前这爷爷背着货物坚定前行,是生活与工作的重量。 工作中,我们背负的又何尝不是各式各样的“重担”?那些催命般的deadline、绞尽脑汁的方案难题、深夜办公楼里独亮的灯光下在电脑前面紧锁双眉的各类数据,协调不清的人际沟壑,像极了这竹篓里的货物,压得人喘不过气。这也许就是工作最真实的写照——我们都在各自的“轨道”上,驮着责任与期待,踉跄却执着而坚定地奔赴着,哪怕身影渺小又笨拙,也从未想过放弃。 拐杖支撑:工作里的借力哲学 我继续往前奔跑着,爷爷暂休后也拄着拐杖与我反方向前行。爷爷手中辅助他行走的拐杖,像极了我们工作里那些“隐形的助力”,让我想起父亲送朱自清上车时,细细嘱托、默默打点的模样——那些看似微小的支持,实则是前行的底气。 在工作中,这拐杖也像极了职场中给我力量的领导与同事,让我明白:工作不是一场单打独斗的旅程。这拐杖,也许是在你深陷数据分析走不出来时同事抛来的一句“我帮你看看”的灵光宝剑,顿时劈开混沌,让你立马神会;这拐杖也许是当你像无头苍蝇不知所措时领导点明的方向,他们的一句战略指引,便成了穿雾的光,让你拨开云雾见天明;这拐杖,更像是自己日积月累的技能,熬夜啃的书、死磕的软件操作,关键时刻,化作支撑“走下去”的硬核力。 记得初入八局从文转理且从竣工办转入经营办的我,当时第一次接触成本分析,面对里边十几个子表的数据,自己顿时慌了神,压根不晓得从哪里看。就在我六神无主挨个点击各个数据时,发现这个数据链接着这个表的数据,此表的数据又引用另外一个表的数据,顿时就看花了眼睛。就在我迷茫的时候,领导像那“拐杖”般,教我如何理解表与表之间的逻辑关系,带着我把数据一个一个分层拆解,直至拆分找到不能在分解的子表,当时的我才明白这张表的数据就是基础数据源。 工作中,领导同事的那些看似细微的帮助,都如那支撑你稳步前行的拐杖,给你力量;在工作中我们既要学会拥抱团队协作的温暖,也要学会借他人之力登高远望,也要向下扎根,厚积薄发,攒足属于自己的“底气拐杖”。这样,面对工作砸来的千斤重担,我们亦能稳稳接住,迈出踏实的步子。 独行身影:孤独里的自我生长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英雄和成功者,从来都是独自积蓄力量冲破黑暗迎来曙光。在跑道上,每个跑者都是在孤独中穿行,只有享受孤独带来的沉淀,才能在最终冲刺时刻摘取属于自己的马拉松冠军。 看着爷爷坚定沿着砖石路独行,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彷佛周遭的一切都安静了。这一幕幕,无不像极了当时初入经营的自己:在深夜的办公室里,只有键盘声和黑夜相伴的孤独。这也让我想起朱自清在车站与父亲分别后,独自一人北上面对未知旅途的怅惘。工作中的孤独,何尝不是如此呢?赶工到深夜的寂静、攻坚克难时的无人理解,孤独就像吞噬的潮水般历练着自己,可也正是这孤独,逼着我直面自己,长出韧性。 记得在我曾未接触过的经营季报填报模块,自己从零基础搭建框架找寻数据源,各个部门协调追着要数据,在系统与台账间来回转换查资料查到眼睛发涩酸胀,数据一次次填写试错试到崩溃的瞬间,那种孤独感铺天盖地袭来,瞬间弥漫把自己重重包围。但正是在这份工作的孤独里,骨子里本就不服输的我,逼着自己沉下心,从头到尾把各个数据梳理、打磨,直至每一次季报在工作企业微信上显示:你提交的XXX季报被审核通过。瞬间,那种当瓜熟蒂落的喜悦烫得人心颤温暖,自己就如释重负了。 独孤从来属于孤勇者!孤独背后的力量,足以让你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没有不孤独的工作,工作的孤独,是惩罚亦是我们褪去依赖,学会独立静下来与自己对话,更清楚听见成长的“拔节声”。在工作中,学会独立,做自己最可靠的“同行者”。 路的延伸:奔赴工作中的诗和远方 只有跑过这条河畔的人,才知道这蜿蜒道路向远方给人带来不同的旖旎风景。 爷爷负重的每一步,都是他坚定不移朝着心中的诗和远方(废品回收站)的见证。工作的重量,是为了托举我们到更远的地方。这像极了我们水电人的真实写照:我们从一个项目奔赴下一个项目,我们会遇见不同的人,在工作上遇见不同的难题。无论我们在这条路上遇见的是惊喜亦或挑战,我们都渴望从掌握一项技能解锁更多可能。 工作上一路的“负重”,都是成长的进步阶梯。你也许会感到疲惫,你也许会怀疑,可只要像这爷爷一样,坚定地把每一步走踏实,把责任扛稳,把那些压弯腰的“货物”,变成自己职业道路上的靓丽勋章,才能让他们带着我们走向更为辽阔的天地,遇见羽翼更为丰满的自己。 朝有杨柳旭日同行,晚有清风玉露相伴!让我们在工作路上,背着责任,握着“拐杖”,穿过孤独,奔赴远方,浓墨重彩地在职业道路上画上厚重的一笔!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