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姐说】致新光:我们立于这片热土,守此巍巍心安

日期:2025-07-14 来源:九江片区指挥部 作者:周秀莲 字号:[ ]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

见字如面。

当工地上空清晨薄雾消散,又是一天崭新的开启,而你们——刚刚抵达水电八局这片热土的新光,你们的旅程才刚刚起航。六年前的今天,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同样的位置,望着眼前轰鸣的工地和穿着工装的人群,手心全是汗。那时的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曾让我望而生畏的“钢筋森林”,会成为我青春里最踏实的土壤。

你好,工地新人

2019年6月,我从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来水电八局报到前,家人反复叮嘱:“女孩子跑工地太苦了,要不还是考个公务员?”我嘴上应着“再看看”,心里却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课本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高处作业规范”背得再熟,不走到现场,又怎么算真正的“安全员”?

第一天到项目上,师傅老陶给我一顶安全帽和一件反光背心:“先跟着我跑一周,少说话,多记笔记。”他的工装上沾着水泥渍,说话带着浓重的贵州口音。我们沿着基坑边的临时栈道走,脚下是深二十多米的作业面,钢筋像密密麻麻的丛林,起重机吊着重物缓缓掠过。我死死攥着笔记本,生怕脚下打滑,却听见老陶突然喊:“小周,抬头看!”

原来上方有个工人没系安全带就站在脚手架上砌砖。老陶扯开嗓子喊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工地里荡开:“安全带!高挂低用!你老婆孩子还等你回家吃饭咧!”那工人红着脸系上安全带,老陶却没走,蹲下来指着脚手架的卡扣给我看:“这里的螺丝松了两圈,要是今天没发现,刮阵风就可能出事。安全员的眼睛,得像鹰一样尖。”

那天晚上回到项目营地,我的笔记本记了整整三页:基坑边坡的坡度、塔吊的限载重量、不同工种的防护装备要求……更记得老陶说的那句话:“工地上没有小事,每一条规范背后,都是人命。”

在“泥土味”里长出根

你们或许会和我一样,经历一段“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日子。刚入职时,我总想着“凭专业说话”,拿着规范条文去纠正工人的操作,结果被一个老钢筋工怼得哑口无言:“小姑娘,这钢筋我绑了二十多年,比你岁数都大!你说的规范我懂,但现在赶工期,这么绑快十分钟,出不了事!”

我委屈地找老陶诉苦,他却带我看他收藏的旧照片:泛黄的影像里,是二十年前工地的样子——没有临边防护,工人踩着木板就敢上高空;安全帽是塑料的,一摔就裂。“以前条件差,大家凭经验干活,每年都有工伤。现在规范严了,不是不信任谁的经验,是想让每个人都能平平安安回家。”老陶拍着我的肩,“安全员不是‘监工’,是‘战友’。你得先懂他们的辛苦,他们才会听你的道理。”

然后我学乖了:跟着钢筋工师傅蹲在地上绑钢筋,体会夏天三十八度高温下汗水滴进眼睛的刺痛;跟着混凝土班组值夜班,看他们凌晨三点还在振捣浇筑,只为保证初凝前的强度;甚至学着和食堂阿姨一起包饺子,听她念叨“我儿子也在工地上,每次他爸去巡查,我都盯着表等电话”。渐渐地,去工地的次数多了,工人们都熟悉了我的面孔,一旦发现我的身影,立马检查自己有没有违规操作,还会提醒工友做好安全防护。这种潜移默化的守护,源自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责任的坚守。后来,我明白了,原来所谓“专业”,不是死记硬背条文,而是在泥土味里长出的根系——扎得越深,越能读懂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

女生也能扛起“安全旗”

作为项目上为数不多的女安全员,我曾不止一次被问:“你一个女孩子,爬脚手架、下基坑,不怕吗?”

怕。第一次上脚手架检查时,活动空间有限,我紧紧跟着老陶,手心全是汗,突然脚下一滑,老陶一把拉住我,他的手套磨得全是洞,掌心却像铁钳一样有力。“别怕,跟着我走。”他说,“安全这根弦,比脚手架的支撑还重要——你自己先稳住了,才能让别人放心。”

后来我慢慢发现,女性在安全工作中,有独特的优势。比如更细腻的观察力:我能注意到工人安全帽内衬松动这种“小细节”,也能发现宿舍电线老化的“小隐患”;比如更耐心地沟通:面对情绪激动的工人,我会递上一瓶水,听他说完委屈再讲道理,而不是直接开罚单。

去年夏天,项目上有个刚毕业的小伙子小李,总嫌系安全带麻烦,偷偷解开好几次。我没批评他,而是把他带到安全教育体验馆,让他亲身体验“高空坠落”的模拟冲击。当他从气垫上爬起来,脸色发白地说“周姐,我再也不敢了”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六年前的自己——原来成长,就是从“别人教我安全”到“我教别人安全”的蜕变。

在山河间写青春答卷

师弟师妹们,你们即将踏上的,或许不是写字楼里的“光鲜”,而是泥泞中的“坚实”。你们会在清晨五点的工地上,看见第一缕阳光照亮塔吊的剪影;会在深夜的办公室里,对着图纸核对施工方案;会在项目竣工时,和同事们站在亲手参与建设的大坝上,看江水奔腾而下,点亮万家灯火。

这六年里,我收获了很多:收获了爱情、事业,建立了美满的小家庭,成为妻子、妈妈,虽然疾病夺走了我的父亲,但我现在可以挺直腰板对父亲说:“您放心,我在八局一切安好。”八局见证了我的成长,也给与了我很好的发展平台。“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作为我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我前行。

水电八局的前辈们常说:“我们建的是工程,立的是人生。”是啊,每一座大坝、每一条隧道、每一座桥梁,都藏着我们的青春和汗水。你们或许会遇到挫折,会感到迷茫,但请相信:那些在工地上晒黑的皮肤、磨破的工装、写满字的笔记本,都会成为你们最珍贵的勋章。

最后,想把我师傅老陶说的话送给你们:“安全工作就像走路,一步一个脚印,走稳了,才能走得远。”愿你们在水电八局的日子里,眼里有光,心中有尺,脚下有力,在祖国的山河间,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期待在工地的晨曦里,与你们并肩同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