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兽”记——拌和系统培训心得

日期:2025-07-11 来源:雄安项目 作者:吴金豪 字号:[ ]

“初见,它像狂躁喧嚣、桀骜不驯的钢铁巨兽;此刻,它似温驯乖巧、令出惟行的娇柔爱宠”。没错,我说的就是这座位于赣鄱江畔为振兴赣鄱千年黄金水道贡献了八局力量的混凝土拌和系统。四十个昼夜的朝夕相处,让我与这座HLS270型混凝土拌和系统完成了一场从陌生畏惧到默契配合的蜕变之旅。

记得初次踏入拌和楼搅拌层时,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混合着机油与混凝土的刺鼻气味。控制台上密密麻麻的按钮闪烁着令人不安的红绿光芒,监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像是不怀好意的嘲弄。更可怕的是那震耳欲聋的轰鸣——骨料输送带的咔嗒声、搅拌机的轰隆声、空压机的嘶鸣声交织成工业交响曲,让我这个刚接触拌和系统的小年轻瞬间产生了逃离的冲动。

转折发生在培训第三天的清晨。当我在胡主任的指导下第一次独立完成温控混凝土配料、拌和、卸料过程后,看着各系统指示灯依次亮起绿色时,控制室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本该处于正常运转中的搅拌机突然停机,发出“嘎吱、嘎吱”的颤音。汗水瞬间浸透了我的工装,手指在操作台上不知所措地颤抖。“先按急停,再查原因!”胡主任的声音穿透警报传来。当我战战兢兢陪同工人师傅们如同给搅拌机“做手术”般拆卸开来检查故障原因时,发现是油封失效,轴承因污染突然卡死导致搅拌机停机时,突然对这个"钢铁巨兽"产生了奇妙的理解——它的每一次"发脾气",原来都有迹可循。

随后的日子就像在破解某种机械密码。我学会了用听音棒辨别轴承的异常响动,发现搅拌机减速箱的嗡嗡声里藏着健康的韵律;掌握了通过电流表读数预判负荷变化,就像中医把脉般精准;更记住了每个润滑点的位置与周期,如同照顾宠物需要定期梳毛喂食。

第二十天发生搅拌机刀片严重磨损故障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在卸料口观察落料情况的我发现有几盘混凝土出现“夹生料”现象,跟胡主任汇报后决定停机检查。当检查到搅拌机内部时,发现搅拌叶片与衬板之间的缝隙用测隙塞尺测出隙距已然超出8mm!随即组织工人师傅进行停电、挂牌、旁站、进行有限空间内监护作业(更换搅拌机备用刀片)。胡主任在旁边耐心的对我讲解道:搅拌机刀片磨损严重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设备性能和生产安全,典型案例就是某高铁项目因未及时更换刀片,导致桩基混凝土强度离散系数达0.18(规范要求≤0.10),最终花费87万元进行注浆补强。这个教训印证了"刀片磨损不是成本问题,而是风险投资"的行业箴言,我突然明白这不是驯服,而是对话。就像驯兽师要读懂猛兽的习性,操作者也要理解机械的语言。

真正的人机默契出现在拌和系统全流程实操生产结业考核那天。面对突如其来的搅拌机卸料口混凝土流动缓慢现象,疑似气动阀门气压不足、卸料门气缸泄漏从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时。我像指挥交响乐般依次启动应急程序:先检查气压表显示只有0.3MPa,马上停机检查气路漏点并修复,增压至0.6MPa并清理卸料口积料,最后重新开机。当卸料口混凝土流动顺畅、流速大小可控时,我那悬起的心才落下来。这一刻,我真正领悟了了胡主任常说的话:“没有不听话的设备,只有不懂它的操作员。”

如今站在拌和楼下仰望,那些纵横交错的钢架不再冰冷可怖。我知道哪根梁柱会在晨露中率先挂上水珠,清楚哪个转角会传来特有的金属回响。这台每小时能吞吐270方混凝土的庞然大物,在我眼中已然化作需要用心呵护的"娇柔爱宠"。而四十天的培训经历,不仅教会了我操作技能,更让我领悟到:真正的技术,永远建立在理解与尊重的基石之上。


【打印】 【关闭】